正所谓翻译无小事。“天下难事,必做于易;天下大事,必做于细。”译文里的一个句子、一个短语、一个词、一个数字、一个标点符号等等,都可能会对整篇译文的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。而关键信息错误(包括数字、单位、产品/部件名、版本号、命令名、参数名、公司名、人名、正反错误、国家/地区名、菜单/路径、日期、缩略语及全称、漏译等),不仅会影响译文质量,给客户造成不良影响,还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。这类错误我们在翻译和审校时都遇到过,属于低级错误。若是交付件中出现这样的错误,容易让客户对我们的工作态度产生质疑。
国际知名语言服务机构CSA Research近日在Thought Leadership专栏发表了《Insights from 19 CEOs of the Fastest Growing LSPs》。来自2022年度行业百强的19位CEO分享了他们所在企业保持业务持续增长的秘诀。
就我这些年陆陆续续看的一些关于翻译的书籍而言,我了解了各个翻译大家的翻译主张。我个人比较认同的是,翻译应该按照其题材来划分。当我踏入工作,我意识到,或许并不能这样简单的去定义翻译工作。正如我们公司设立多个部门,如专利翻译组,综合翻译组以及我所在的财经翻译组。这些组别的设立或许更能反映市场的需求。
2020年,全世界都受到了疫情影响。疫情封锁导致经济增速放缓甚至停滞,同样也致使本年度的语言服务增长没达到预期。2021年是复苏之年。语言服务行业逐渐重回正轨,对业务进行了优化和重新思考,并随着客户业务的恢复而增加收入。
在翻译工作中,我们接到的翻译任务,往往翻译量大、交期紧、质量要求高。而像拼写错误、数字或关键术语不一致等低级错误,属于“零容忍”错误。因为,这类错误和译员的能力和水平没有直接关系,更多地是关乎译员的责任心和工作态度。一旦被认定为没有责任心,工作态度不端正的译员,等于是断送了再次合作的机会了。